历史人类学研究范式初探

时间:2022-11-01 08:50:04 浏览量:

【摘 要】 本文概述了历史人类学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视角, 主张研究以经验为核心的具体的人的历史;研究的是日常生活史,小人物的历史;微观的小社区,力求从每个小社区中窥视大历史面貌; 关注个人生命体验和身体感受。阐述了研究方法和研究特点: 历史人类学是“自下而上”看历史,研究具有“个人性”,历史人类学使社会记忆成为可能。历史人类学的研究主要是结合历史学的叙述、考证方法和人类学的实地调查方法进行。历史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华南研究重镇,并聚集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学者。

【关键词】 历史人类学;研究范式;微观史;日常生活史;田野调查a

史学家安德烈·比尔吉埃曾经说“历史人类学这个概念所表示的不是一个特定的历史研究分支,而是表示一个‘促使人们研究新方法和新问题的吸引点’”。[1]格特·德雷赛尔说“它(历史人类学)从多门学科的边缘起步,现在已经发展成一个重要的历史考察生产中心了,正在有条不紊地运作,而且产出日益提高”。[2]这两句话准确地概括了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和发展历程。

一、发展历程

历史人类学最初是在法国产生的,因为当时事件史的撰史风格和对社会演变的忽略,成了法国史学界的双重难题。后来随着中外史学界交流的不断加深,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逐渐被国内的学者接受并且运用到历史研究当中。

1924年,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克发表了《创造奇迹的国王们》,研究了法国民众的风俗与信仰问题。第一次把人们研究历史的视角落在普通民众身上。1929年,法国年鉴史学派兴起,为开拓历史人类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创造了学术环境和条件。1949年,“年鉴”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布罗代尔写了《腓力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提出了关于历史发展的“长时段”理论,直接奠定了历史人类学的理论基础。他在1967年出版的《物质文明与资本主义》,成为历史人类学的代表作。1950年“历史人类学”这一称谓由法国年鉴学派史学家们提出来。70年代以后,历史人类学在欧美、苏联等国家都获得迅速的发展。

历史人类学在我国的发展源于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当时主要是历史学者采用了人类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进行历史研究。

二、研究视角

历史人类学把历史研究的视角从事件转移到人,从英雄转移到普通人,从宏观史转移到微观史。

1、历史人类学主张研究以经验为核心的具体的人的历史

把人的肉体性,思想感情素质和社会实践放到认识兴趣的中心位置。偏爱进行细节翔实的、突出人的主体和社会互动的“内在方面”的历史编撰。例如黄志繁的《动乱、国家认同与“客家文化”——一个赣南聚落12—18世纪的变迁史》就对一个普通的赣南聚落近六、七个世纪的历史进行了细节详实的描述;[3]连瑞枝的《姓氏与祖先——云南洱海地区阶序社会的形成》从祖先姓氏的传承来研究洱海地区阶序社会的形成原因和历程;[4]陈丽华的《从忠义亭到忠义祠——台湾六堆客家地域社会的演变》从研究忠义亭到忠义祠功能和性质的转变,探究了六堆客家地域社会的演变。[5]这些历史人类学的代表作都是研究具体的人的历史,而不再是宏观事件史的叙述。

2、历史人类学研究的是日常生活史,是小人物的历史

这里涉及的,不是那些体现着一个时代或民族命运的“众多历史个体”,而是一个个小人物。安德烈·比尔及埃把“考察普通事物”视为历史人类学的核心任务,他罗列的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营养史,身体史,疾病史,行为史,社会组织史,性行为史和家庭史。

3、历史人类学研究的是微观的小社区,力求从每个小社区中窥视大历史面貌

毛里奇奥·格里包迪把微观史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对一个地方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发生的事情和变化进行细致入微的考察。这种考察方式以对一个小范围考察场合(譬如一个村庄)内部的史料进行周密搜寻和系统分类为前提。这样就可以追踪这个考察场合中的众多个体的生平,并且根据家庭网络乃至社会群体的历时变化来阐明这些家庭网络和社会群体。第二种是把研究的注意力放到通过对行动者、客体和符号的微观考察所发现的文化形式、图像和话语上面。这种类型试图首先揭示社会事实的文化意义。第三种是集中分析“日常生活政治”中的社会实践和策略。这些文章讲述的都是小地区的历史,但都通过小区域的历史揭示了一个宏观的大问题。

4、历史人类学关注个人生命体验和身体感受

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显示,对身体活动和身体表达形式的考察已经取得了有趣的结果;诸如饮食、饥饿与丰衣足食、睡眠与行走、手势与表情、衣着与居住等等,便都是这方面的研究课题。个人的身体感受本身就是对历史事件最直观、最敏锐的反映,通过对个人感受的记录,不仅可以了解普通人对历史事件的看法,而且可以从细微处观察历史的另一面。历史人类学注重搜集家谱资料,通过家谱的研究,不仅可以还原一个家族的历史,还可以证明许多性格特征和身体特征世代遗传的规律,这些遗传又反过来对家族历史产生影响。例如孙琦的文章《身体的争夺:1950年代后期的江南血吸虫病防治——以青浦县为中心》,就通过了解当时被血吸虫病困扰的青浦县人的身体感受,来刻画他们和血吸虫病的斗争。[5]

历史人类学赋予历史学新的观察视角,从而使历史走出书本,走向小人物,赋予历史研究更鲜活的生命。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特点

历史人类学结合了历史学的叙述、考证方法和人类学的实地调查方法,在研究中多运用族谱、家谱、地方志、碑刻等历史文献进行考证,同时结合田野调查的方法搜集更多详实的资料。孙明的《“川人无路哭先皇”之仪式探源——兼说成都社会生活中的仪式性皇权符号》所用的文献包括成都竹枝词、重修成都县志、大清通典、清史稿。

历史人类学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区别于其他研究范式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历史人类学是“自下而上”看历史

历史人类学将研究关注的对象从上层社会的精英人物转为对准普通的人民大众,田野调查成为实现这场转移的有力武器。随着历史人类学的更进一步发展,不仅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人的行为,还包括他们的愿望、情感和心态等精神交往活动都日益成为历史研究的主题。这种平民化的历史,能够让不掌握话语权的人们,包括社会底层的百姓、少数族群和妇女都有发出自己声音的可能性,使这些人的经历、行为和记忆有了进入历史记录的机会,并因此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反过来说,它帮助了那些较少享有特权的人,尤其是老人渐渐获得尊严和自信,有助于社会阶级之间、代际之间的接触,以及由此而来的理解。正是从这个层面上,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于传统史学研究是具有颠覆性的。

2、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具有“个人性”

田野调查以发现记录个人的生活和经验为主,重视从个人的角度来体现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认识,这里所说的“个人”,并不仅仅是大人物,是名人,更多的是那些处于边缘的小人物。对于同样的一段题材、一段历史,小人物也会有自己独特的个人感受,他们的人生受此事件的影响,未必就不如大人物、代表人物重要。那些不仅来自领袖人物、也来自平民百姓和少数族群留下的故事,使史学家得以从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中,发掘出许多以往被忽略的侧面,或者为传统文字史料遗忘的段落。它使人们可以观察到冷冰冰的制度和结构以外的人性和他们的心态。

3、历史人类学使社会记忆成为可能

通过田野调查史学家往往能够获得难以在官方文献中寻获的珍贵材料,例如某场战争、某个事件当中个人的际遇、家族的移民史、亲属与家族内部的关系等等,这都可以提供必不可少的史料补充。发现小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能够在揭示历史的深层结构方面显示个人做出的独特贡献。田野调查和访谈可以运用到任何阶层、任何族群的人身上,成为可以表达和证明普通人生活的得力工具,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强烈兴趣和参与热情。他们通过用自己的声音和经历可以挑战传统的历史观,表明什么是“历史的重要性”,并创造属于他们的历史。

四、研究机构

历史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一是2001年中山大学成立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这是中国第一个历史人类学研究实体;二是2003 年《历史人类学学刊》出版,这是中国第一份历史人类学的学术杂志。

在中山大学,历史学科与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之间一直有着不解之缘。1980年以后,中山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研究者继承老一代学者的学术传统,与海外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合作,开展了多个项目的研究,努力把握当代国际学术发展的趋势,把历史学与人类学方法结合起来,在传统乡村社会研究的实践上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在族群与区域文化、民间信仰与宗教文化、传统乡村社会等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理论上探讨建立中国地域社会历史新的解释框架的可能性,并由此回应国际历史人类学研究中面对的各种重要问题,力图对历史学、人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整体发展有所贡献。

五、代表人物及其论著

由于历史人类学最早进入中国的时候,是由中山大学和香港台湾地区不断交流而发展的。因此这方面研究的学者主要集中在中山大学和香港台湾地区。

庄英章是台湾高雄人,著名的人类学家,台湾交通大学客家文化学院教授,院长,中南民族大学台湾研究所名誉所长。1967年毕业于台湾大学社会学系,1971年毕业于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研究领域主要为亲属组织、乡民社会、汉人社会结构和妇女研究等。

陈春声的研究集中在广东潮州特别是一个叫樟林的乡村,主要研究民间信仰与社区历史发展。他注意挖掘民间文献的史料价值,探讨了地域神三山国王的崇拜问题,对樟林神庙系统表达的信仰空间和潮州民间神信仰的象征意义都作了深刻的分析。主要从事中国社会经济史、历史人类学和史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在计量历史学和历史人类学两个学术领域有较大成绩,代表作有《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程美宝出生于香港,毕业于牛津大学中国研究所,现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领域为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史,兼任《历史人类学学刊》执行主编。主持了《近代省港澳大众文化与都市变迁》的研究项目。

六、启示

历史人类学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对史学研究最大的借鉴意义在于其研究方法。有别于传统的从文献中研究历史,从文献中发现问题,历史人类学更强调历史研究不能埋首于史料之中,而应该走出书房,走出书本,到乡间进行采访,到田野中进行搜集,从而挖掘到更丰富更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在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下,传说、歌词、小说、文物等都是研究历史的珍贵材料。历史研究侧重于时间,人类学研究侧重于空间,时间和空间的完美融合,才是认识历史,认识人类的最好方法。历史人类学是多学科研究方法综合的典范,新时期的史学研究,只有借鉴多种研究方法,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在漫漫书山学海,研究者们在疲倦了瞪大眼睛渔猎宏大的历史大事件之余,在疲倦了一拥而上打捞壮阔的历史闪光点之余,不妨将视线稍稍转向富含酸甜苦辣咸的小人物、微画面、小事件。

推荐访问:范式 人类学 初探 研究 历史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