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章看党的指导思想创新规律

时间:2022-10-29 13:10:05 浏览量:

【摘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党的章程进行了修改,新修改的党章对党的指导思想有着规范性的表述。从党章的表述来看,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创新有四个规律:时代是指导思想创新之母;实践是指导思想创新之源;继承与发展是指导思想创新的理论之基;以人民为中心是指导思想创新的宗旨。把握党的指导思想创新规律,对于自觉坚持党的指导思想,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党章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创新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7.21.003

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①坚持科学的世界观,与时俱进地进行指导思想的创新,用新的思想指导新的社会实践,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优点和优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指导思想建设的连续性和创新性,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在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之上,不断进行指导思想上的创新,接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统一党的理论指导、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党章关于党的指导思想的规范表述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党的章程进行了修改,新修改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对党的指导思想的一个总纲式的概括,在总纲之下,党章分别对指导思想的内容作出了详细的解释。

不同的政党信奉的思想存在着很大差别。从逻辑上看,党章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党章从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是遵从规律,在推动社会發展中是按照规律而不是以自己的主观意愿办事情的,信守的是社会发展大道。

社会发展大道,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其不一样的表现。接着,党章依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论述了不同时期形成的指导思想成果。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创新的规律

从党章对党的指导思想的这些规范性文字表述,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创新遵循下述基本规律。

时代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创新之母。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时代的主题是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革命的时代,无产阶级和人民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发动革命,赢得和平和国家独立。毛泽东思想就是在世界战争与革命的大时代中、在中国革命时代洪流中产生的伟大思想。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新科技革命迅速兴起,科技与生产力走向深度融合,以科技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因素,发展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大问题;同时,制约大规模战争的因素不断增长,维护世界和平的呼声越来越高,争取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分析国际大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的著名论断,适时实现了党的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在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20世纪90年代,世界风云变幻。在国际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陷入低谷。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的中国发展前景如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要求,冷静观察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仍然没有变,经济全球化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世界多极化特征更加明显。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下,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生产方式创新趋势加快。面对这一新的时代特点,中国共产党紧紧抓住有利于我国的战略机遇期,在实践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紧紧抓住了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新特点、发展的新趋势而提出来的。

从党章对党的指导思想表述来看,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每一个理论成果都有一个时间上的限定,毛泽东思想创立于“中国革命”过程中,邓小平理论开创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于“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科学发展观形成于“十六大以来”。时间上的限定,一方面表明党的指导思想取得的每一个理论成果,都是对时代呼声的回应,另一方面也表明党的指导思想是一个开放和发展的体系,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永不保守、永不僵化、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品质。

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创新之源。理论来自于实践,思想创新来自于实践的推动和实践的需要。马克思曾经说过,一旦社会实践有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科学前进。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接力创新的源泉,来自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需要。

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求独立、人民求解放的过程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呼应生动的革命实践需要,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创立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1978年以来,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广大群众以饱满的热情开始探索解决生活贫困问题,农民自发搞承包制,城市居民自发做起小生意。邓小平在谈改革开放政策出台时曾经说过,中央只是把群众做的集中起来,再在全国推广开来。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反复讲,我们太穷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如果这样也叫社会主义的话,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宁可不要。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呢?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不断深化中,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初步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世纪之交,国际上发生了苏东剧变。改革开放会不会导致中国被西方和平演变,还能不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事关举什旗、走什么路这个大问题。同时,经历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个新社会阶层,如何判定新社会阶层的政治身份,新社会阶层能否入党?这也成为我国政治生活实践中亟待回答的大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回应实践需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两大重要问题。其一,我国经济在经历改革开放20多年高速增长之后,还能不能保持这样快的速度发展?仔细评估可以发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了资源、能源、土地供给的限制,环境的承载能力无法负荷,劳动力成本在国际比较中优势也在逐渐减弱。这一系列问题表明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已经无法再持续下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优好型社会,实施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成为必然的选择。其二,这2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度发展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社会建设相对滞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系等公共事业与经济发展不相匹配,出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同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表现出来,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阶层之间收入和财产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正是为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这些重大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针对我国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创新过程表明,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又要回到实践中经受实践的检验。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的,科学发展观是“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这些表述,清晰反映出党的指导思想的每次创新都是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实践问题的科学回答和理论总结。社会实践每发展一步就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从理论上来做出回答,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创新是与实践发展同步而进的。

继承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创新的理论之基。理论创新需要思想资源,新的思想都是在吸收前人思想基础之上形成的。十九大修改后的新党章指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党章对指导思想成果的接续性表述,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创新的优点和特点。第一,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这是指导思想的理论之源,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始终如一,无论发展到什么时候都不忘初心,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遇到多大的困难都牢记使命。第二,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接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奋斗,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指导思想创新的一系列成果是有机的统一,不是后者对前者的否定,而是承前启后、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这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后者否定前者,两者相互攻讦扯皮。第三,指导思想的前后统一性保证了中国共产党思想上的统一、组织上的团结、事业上的进步。

中国共产党能够做到在事业上“一张蓝图绘到底”,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拥有“功成不必在我”、一锤子一锤子敲的“钉钉子”的耐心,正在于有一个前后一致的指导思想。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才得以不断延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得以不断开拓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才离我们越来越近。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创新的宗旨。在新党章中关于党的指导思想有这样的表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而这一系列指导思想的创新成果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毛泽东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确定下来;邓小平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江泽民强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强调要坚持执政为民、紧紧依靠人民、切实造福人民,在充分发挥人民创造历史作用中体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习近平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一刻也离不开人民的积极性发挥。就党的指导思想的创立和形成来看,党的指导思想是对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实践中产生的重大问题的科学回答。毛泽东说过,我们的同志不要以为自己还不了解的东西,群众也一概不了解,许多时候广大群众跑到我们前头去了;邓小平也讲过改革开放的很多方针政策都是来自群众的创造,我们所做的就是把群众的实践经验总结起来、推广开来。党的指导思想的形成过程,真实地证明了党的指导思想中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丰富的智慧。从党的指导思想的引领作用来看,人民群众之所以对党的指导思想感到亲切,是因为它本身就来自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经验;人民群众之所以自觉接受党的指导思想,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为人民谋福利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创新引领着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理论来源于实践,经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又对实践起着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理论。纵观党的指导思想创新的历程,党的指导思想每一次创新,都引领中国社会大踏步地前进一步。

中国共产党党章指出:“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正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社会走出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个历史课题,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十一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向小康迈进。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严峻的考驗,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十九大新修改的党章指出:邓小平理论“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引领下,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从1989年到2002年“这十三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我们党和我国人民作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必将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十九大新修改的党章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了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了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十九大新修改的党章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五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发生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的变革。十九大新修改的党章指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着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开放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党和人民的事业在不断发展进步,党的指导思想也必然要与时俱进地创新。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国共产党承担着更为艰巨的伟大使命。党章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只有坚持这个行动指南,我们才能实现昂首走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并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断推进党的指导思想的创新发展。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9页。

责 编∕郑韶武

Abstract: At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CPC was amended. The newly revised Constitution has a normative description of the Party"s guiding thought. According to descrip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there are four laws governing the innovation of the CPC’s guiding thought: the times is mother of the innovation of the guiding thought; practice is the sourc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are the theoretical basis; centering on the people is the purpose. Grasping the law of innovation of the Party’s guiding thought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consciously upholding the Party"s guiding thought and continuously promoting the Party"s theoretical innovation.

Keywords: CPC Constitution, CPC"s guiding thought, laws of innovati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推荐访问:党章 指导思想 规律 创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