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8篇

时间:2023-07-25 20:55:02 浏览量:

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8篇

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篇1

1、雨水节气诗词: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雨水节气诗词:春寒

(作者:王冕)

春寒多雨水,地僻少轮蹄。湿气连山暗,孤梅近竹低。

林空饥鸟集,城冷野狐啼。回首关河道,风尘道路迷。

3、雨水节气诗词:春雨

(作者: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4、雨水节气诗词:临安春雨初霁

(作者: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5、雨水节气诗词:减字木兰花

(作者:刘辰翁)

无灯可看。雨水从教正月半。探茧推盘。探得千秋字字看。

铜驼故老。说著宣和似天宝。五百年前。曾向杭州看上元。

6、雨水节气诗词:《七绝·雨水》

殆尽冬寒柳罩烟,熏风瑞气满山川。

天将化雨舒清景,萌动生机待绿田。

7、雨水节气诗词:初春小雨(作者: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篇2

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化生长的现象。“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是万物生长的好时光,该种的农作物都可以开始种了。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时节。

农谚“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九九”已尽,“九尽桃花开,春耕不能歇”。中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时节。惊蛰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

我国各地随着气温回升,日照增加,由南向北渐次开始春耕。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蛰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气温在12℃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水稻方面日均气温稳定在8℃以上时可以开始播种旱育秧。

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篇3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一人心里没有计,三人肚里唱本戏。

人勤地不懒,人懒地起碱。

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

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

船到不等客,季节不饶人。

增产措施千万条,不误农时最重要。

要想庄稼好,一年四季早。

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

行下春风望夏雨。

春寒夏闷多雨,秋冷冬干多风。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要想庄稼好,一年四季早。

春寒雨飕飕,夏寒雨断流。

春寒有雨夏寒晴。

立春雪水化一丈,打的麦子无处放。

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

两春加一冬:无被暖烘烘。

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现倒春寒。

春脖长,回春晚,一般少有倒春寒。

打春冻人不冻水。

春打六九头,七九、八、九就使牛。

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篇4

从小暑节气开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先后结束,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北方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自此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中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常常出现的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及早蓄水防旱在此时显得十分重要。

小暑前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着田间管理了。早稻处于灌浆后期,早熟品种大暑前就要成熟收获,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中稻已拔节,进入孕穗期,应根据长势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单季晚稻正在分蘖,应及早施好分蘖肥。双晚秧苗要防治病虫,于栽秧前5~7天施足送嫁肥。小盛夏高温是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适时防治病虫是田间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环节。

小暑节气期间早稻、春玉米处于灌浆乳熟期,是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农事活动以防止早衰、促进灌浆、提高千粒重为目标,生产上需注意预防高温逼熟和干旱灾害,遇35℃以上高温或干旱时可采取灌溉措施改善田间小气候,或喷施叶面肥提高作物抗逆能力。中稻、夏玉米处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期,期间需水量大。中稻田过早断水不利于有效分蘖形成和幼穗分化,夏玉米可能出现卡脖旱而导致严重减产。棉花处于花铃期,晚稻处于秧田期,需注意保持沟渠通畅,防止渍涝。此外,小暑期间天气条件好,是开展病虫防治等田间作业的有利时机.

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篇5

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百花盛开、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自然界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我国南方地区这时节已气候清爽温暖、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在北方地区也开始断雪,渐渐进入阳光明媚的春天;北方地区这时节气温回升很快,降水稀少,干燥多风,是一年中沙尘天气多的时段。

时至清明,我国长江中下游降雨明显增加,除东部沿海外,江南大部地区4月平均雨量在100毫米以上。华南因地理位置偏南,临近海洋,当受冷暖空气交汇形成的锋面影响时,开始出现较大的雨量。北方干燥少雨,北方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

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篇6

农谚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雷打惊蛰前,高山顶上好种田;雨打惊蛰后,烂泥巴里也种豆”。这些是对惊蛰日或惊蛰日前后雷响的不同气候特征予以总结,对当年或早或涝,或风调雨顺的气象特点有所了解。由此可知,节气的转换,对农业生产至为重要。惊蛰前后,民间有熏虫、吃梨等习俗。

吟咏“惊蛰”的对联有:

震蛰虫蛇出;

惊枯草木开。

惊醒五岳雷新响;

蛰伏一冬虫始出。

董必武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他生于清光绪十二年正月三十日(1886.3.5)。这天正值惊蛰。1963年,董必武重游党的“一大”旧址之一的浙江嘉兴南湖纪念馆时,所撰一对联特意用惊蛰雷响比喻,句为: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

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

陈鹤琴是中国现代儿童心理和教育研究的开拓者。他生于清光绪十八年二月初七(1892.3.5,是日惊蛰)。有嵌名题赠对联云:

鹤迎风雨翔广宇;

琴伴雷霆扬新声。

周恩来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他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三日(1899.3.5,是日惊蛰)。有自题联云: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中读书。

哲学家、书法家马一浮有贺赠联云: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体国经野,辅世长民。

商承柞是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先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治学严谨,卓有成就。他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正月二十七日(1902.3.6),这一天为惊蛰。八十五寿诞时,其弟子陈炜湛撰贺联云:

南国弘才,识龟甲龙文,尤多绝学;

良辰正月,举商尊周爵,共祝千秋。

容庚是考古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先后任教于广西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所著《商周彝器通考》闻名海内外。1983年3月6日(正月二十二日,是日惊蛰),容庚在广州病逝,享年90岁。诗联艺术家刘振威撰书挽联云:

九十年典范长存,书法文章贻后学;

惊蛰日音容遽杳,黉宫艺苑哭先生。

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篇7

进入雨水节气,中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之时已过,气温回暖,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长,因而要抓紧越冬作物田间管理,做好选种、春耕、施肥等春耕、春播准备工作,以实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华北、西北及黄淮地区,此时降雨量一般较少,应及时组织春灌。淮河以南地区,雨水较多,应做好农田清沟沥水和中耕除草,预防湿害烂根等现象发生。

做好春播备耕备种工作

雨水节气前后,全区气温较高,无降水,天气干燥,土壤墒情下降,不利春播旱地作物,但利于甘蔗砍运和备耕备种工作。

小春管理大春备耕

对农业来说,雨水正是小春管理、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雨水节气过后,气温开始回升,小麦自南向北开始返青,土壤中的水汽不断上升,凝聚在土壤表层,夜冻日融,开始返浆。

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

早春大棚蔬菜浇水的技巧

早春季节气温低,大棚蔬菜浇水要看天、看地、看苗情,防止因浇水不当而带来的副作用。看天灵活浇水需掌握“晴天适当多浇,阴天少浇或不浇,风雪天切忌浇水”的原则进行。

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篇8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以北斗的斗柄指向确定,斗指午,为夏至。现行的"二十四节气"依据的是"大阳黄经度数"划分,即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当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为夏至点。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夏至这天过后太阳将走“回头路”,太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对于我国位于北回归线(北纬23°26")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过后,正午太阳高度开始逐日降低;对于我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过后,正午太阳高度经过南返的太阳直射后才开始逐日降低。

夏至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北的一天,是太阳北行的极致,是北半球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这是地球自转轴倾斜造成的"昼长夜短效应",越接近两级越明显的缘故。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

推荐访问:物候 惊蛰 清明 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吗 惊蛰清明反映什么现象 惊蛰节气的物候特点是什么 惊蛰大自然有什么变化 惊蛰的物候特点 惊蛰时的气候特征有哪些? 清明的物候现象是什么 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节气是 惊蛰这个节气的正确描述是 惊蛰气候的正确描述是什么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