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期国开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形考任务(作业练习1)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3-06-10 08:25:03 浏览量:

国开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形考任务 作业练习1 试题及答案 1.谦虚不是虚伪,而是一种真诚。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形容的是华山风景区。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3.韩非子是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4.人与人交往时,对于那些自以为是,骄傲自大的人,人们往往对他避而远之。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5.孔子说君子三畏,对我们的启示是:人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6.“国学”一词,出自《礼记》,该词的原义指的是中国的学问。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7.“国学”是“中国固有的学术”,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创造的全部文明财富和精神资源。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8.君子对待人民,主要用真诚就能使人信服从而指挥人民。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9.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10.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 ),( ),( ),(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A.苦其心志 B.劳其筋骨 C.饿其体肤 D.空乏其身 [答案]A B C D 11.关于中庸,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庸就是凡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B.中庸的“庸”,指庸碌、平庸。

C.中庸的“中”,指做事不彻底,模棱两可。

D.中庸是一种市侩的行为。

[答案]A B C D 12.关于“中庸”,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中庸就是少做少错,多做多错。

B.中庸告诉我们凡事有利必有弊。

C.中庸告诉我们,要看到事物是一个整体。

D.中庸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思维方式。

[答案]B C D 13.关于“西湖”说法正确的有( )? A.王维写过它附近的鸟 B.杨万里写过此处的荷花 C.苏轼把它比喻成古代的大美人 D.柳永说它“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答案]B C D 14.何为“知天命”( )? A.领悟到自己负有使命 B.要设法完成使命 C.天命难测,要去探索 D.命数已定,无需奋斗 [答案]A B 15.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意在( )? A.打破教育对象的类别和限制 B.强调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C.多收学徒 D.普及义务教育 [答案]A B 16.张载曾说过:为天地立心,( ),( ),( )。

A.为往圣继绝学 B.为万世开太平 C.为百姓立命 D.为生民立命 [答案]A B D 17.下列哪句诗不是描写花的( ) ? A.兰陵,美酒郁金香。

B.应是绿肥红瘦。

C.日出江花红胜火。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案]C D 18.对人本身的尊重是孔子思想的着眼点。通过孔子及其弟子的实践,使( )成为后代士人的共同认知。

A.关注现实 B.注重修养 C.参与社会 D.积极进取 [答案]A B C D 19.被合称为“三通”的三部史书是( )。

A.《通典》
B.《通志》
C.《文献通考》
D.《通论》
[答案]A B C 20.什么是“仁”( )? A.爱人 B.宽厚 C.踏实 D.不伤害他人 [答案]A 2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 )传统节日? 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 [答案]B 22.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 )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A.上善若水 B.不怨天,不尤人 C.天下为公 D.人神合一 [答案]B 23.张之洞认为国学应该是(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一国所有之学也 C.大国学 D.大师也 [答案]A 24.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孔子认为,仁者就是老好人。

B.孔子认为,仁者对好人坏人都以德相待。

C.孔子认为,有时候厌恶别人的人称不上仁者。

D.孔子认为,仁者是有原则的。

[答案]D 25.“君子有三变”,这句话的意思是( )。

A.说明君子很虚伪,善变。

B.君子的态度一天三变。

C.人生需要经历很多次的变故,不断历练,才能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

D.与君子相处,会发现他有很多不同的样貌。

[答案]D 2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孔子认为“匿怨而友其人”是可耻的。

B.儒家在做人上既有坚守,又有随实际情况而变通流转的处世智慧 C.孔子认为应当“以德报怨” D.孔子认为骄傲且不知反省的人是不可取的 [答案]C 27.《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28.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 )之。(董仲舒《春秋繁露》)
A.生 B.化 C.养 D.成 [答案]D 29.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孔子说的“五者”为( )。

A.恭、宽、信、敏、慧 B.历史上五位奉行仁义的人 C.金、木、水、火、土 D.仁、义、礼、智、信 [答案]A 30.上善若水。(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A.江海所以能成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B.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C.天下莫柔弱于水 D.水有七善 [答案]B 31.周代,“国学”一词,指的是( )? A.国家所办的“贵族子弟学校” B.中国的学问 C.中国的典籍 D.中原地区的学问 [答案]A 32.“弄璋之喜”意为( )? A.生了儿子 B.生了女儿 C.娶了媳妇 D.得了宝物 [答案]A 33.“吾不试,故艺”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我考试做官不成,所以从事艺术。

B.我没有做过官,所以掌握了很多谋生的技能。

C.我没有盲目尝试,因此有时间掌握很多谋生的技能。

D.我没有做过官,就掌握了“六艺”。

[答案]B 34.“孝者,所以事君也;
弟者,所以事长也;
慈者,所以使众也。”以下选项中,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是( )。

A.慈者,所以使众也: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

B.孝者,所以事君也: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

C.弟者,所以事长也:弟弟要侍奉兄长。

D.这句话是把家庭道德与治国行动相联系。

[答案]C 35.“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不恰当的是:( )。

A.此句中的“动”,指“道”的循环运动方式。

B.此句中的“反”:即复,相反相成,对立转化。

C.此句意思是“道”的运动变化总是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变化的,处事柔弱、不争、谦下,才是“道”的运用特征。

D.此句是指用圣人思考问题的方法对待问题,保持无为的心态,身体力行地做事,以身作则。

[答案]D 36.“上善若水”这一观点出自( )。

A.《论语》
B.《老子》
C.《中庸》
D.《孟子》
[答案]B 37.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 A.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C.忠厚老实 D.刚正沉稳 [答案]A 38. 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 )。

A.孟子 B.蔡元培 C.朱熹 D.孔子 [答案]D 39.( )提出,君子要“知天命”,并说“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

A.孟子 B.老子 C.商鞅 D.孔子 [答案]D 4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此句的恰当之意是:( )。

A.学习越来越难,知识越来越多,学不过来,只能用无为而治的办法了。

B.这句话是说做学生的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才能应对日益爆炸的知识时代。

C.追求学问的人,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
修持大道之人,一天一天地不断剔除自我的私念。减少再减少自我的妄想与贪念,以至于达到没有人为造作的境界。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治理天下首先是不要无事生非,如果老是无事生非,就不足以治理天下。

D.不出大门,就能知道天下世事;
不望窗外,就能了解自然天道。出去的越远,知“道”就越少。所以圣人不必出行就能知情,不必眼见就能心明,不必作为就能成功。

[答案]C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是( )的重要性。

A.学思结合 B.废寝忘食 C.躬身实践 D.冥思苦想 [答案]A 42.请问下列哪两句诗不是描写雪景的( )? A.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B.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答案]A 43.“中庸”中的“中”是( )? A.恰到好处 B.中间 C.不彻底 D.不完全 [答案]A 44.“未病”就是病的( )阶段? A.初级 B.中级 C.晚期 D.最后 [答案]A 45.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以下对这句话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葸:过分小心而显现出畏惧的样子 B.这句话说了“礼”的重要性 C.这句话主要是说不应该拘泥于礼 D.恭而无礼:恭敬但没有节制 [答案]C 4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人所迷,其日固久。

A.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B.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C.中庸之为德也。

D.一阴一阳之谓道。

[答案]B 47.孔子认为,君主治理国家,如果想让人民有廉耻之心,达到良善淳厚的境界,则需要:( )。

A.上必无为而用天下 B.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C.无为而治 D.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答案]D 48.两千多年前的( )就意识到,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百姓衣食住行、国家发展直至君主实现王道的重要作用。

A.孟子 B.孔子 C.老子 D.庄子 [答案]A 49.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 )。

A.玄德 B.大德 C.自然 D.天道 [答案]A 50.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正矣。”对这句话解释不合适的是:( )。

A.这句话说明了齐家对于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作用。

B.这句话强调父亲、兄长、丈夫的绝对权威不可违抗,即使他们做错了,儿子、弟弟、妻子也不能有任何意见。

C.“父父,子子”意思是:父亲在父亲位置上尽父亲的职责,儿子在儿子的位置上尽儿子的职责。

D.“正家而天下正矣”:家庭秩序井然,天下就安定了。

[答案]B

推荐访问:选读 作业 电大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