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课程标准,追求命题新样态

时间:2023-02-06 08:10:03 浏览量:

立足新课程标准,追求命题新样态 双减背景下,关注命题的研究与探索已经成为每一位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难题。如何立足2022版课标的理念要求,追求命题新样态,体现素养立意呢?笔者结合参与的命题实践谈谈自己的理解。

立足课程标准,紧扣核心素养 什么是核心素养?2022年版课标中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来检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为学校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师教学提供参考,这是试卷命制的目标与导向。

以我们命制的五年级下册的试题为例(如图1):
(图1)
该试题选取教材中杜甫的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让学生结合诗歌所表达的情感,选择相应的字体,这是一道综合性试题。从诗中“喜欲狂”“放歌”“纵酒”等关键词,可以推断出诗人当时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之后惊喜欲狂的情感。所以结合诗歌表达的情感,这是从阅读和鉴赏的角度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书法是我国特有的文化艺术,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中,学生已经对我国的汉字字体的演变以及各类书法字体进行了探究,所以让学生结合古诗内容选择字体,是从识字与写字、梳理与探究的角度体现文化自信和审美创造的考查。

这样的试题,不仅渗透了育人价值,匹配了教材中多个维度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同时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形式新颖,综合性强,真正体现了素养立意。2022版课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个维度对各学段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每个学段学习目标。所以研制试题时,我们须从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出发,紧扣课标来制定测评目标,才不至于偏离航道。

以情境为载体,构建测评框架 2022版课标在命题要求中指出:考试命题应以情境为载体,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水平。考试命题的出发点是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硬、传统的命题形式难以引起学生兴趣,而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新颖有趣的命题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探究欲望。

在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评练习的命题中,起初我们拟定了“科技与生活”“红色嘉兴”“徜徉书海”“成长的足迹”四个主题,在辨析比较之后,我们认为情境的选择应与五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相契合,所以最终选定以“成长的足迹”为大情境、大主题,以禾禾为学习小伙伴,设置了“沿着先辈足迹”“沐浴融融温情”“书写成长印记”三个活动版块,构建起测评的整体框架(如图2),有机整合了“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语文实践活动。卷首语(如图3)把学生带入情境,增强了学生答题过程中的代入感和参与感。

(图2)
(图3)
每一版块中又有若干子情境串联,架构起这一版块的活动任务。如在“沿着先辈足迹”板块中,“探访名人事迹”这一活动任务,设计了“走访故居”“佳句收藏”“笔尖流淌”“学以致用”五道题目,从参观朱生豪故居、摘抄参观时看到的佳句送给刚上小学的弟弟,到帮禾禾解决写日记时遇到的困惑,这五道题目实则是五个子情境,架构起了“探访名人事迹”这一活动任务的情境链(如图4),每一个子情境都是学生日常学习中所熟悉的真实的生活场景。命题的情境逻辑与学生的生活逻辑相统一,内容前后承接,关注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领和考查。这样以情境为载体的命题形式,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能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和探究欲望,突显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命题立意。

(图4)
以任务为导向,关注语言实践 2022年版课标对核心素养的界定,也强调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表现出来的”。“实践”一词在2022年版课标中出现45次。可见,学生核心素养及其水平,是依托语言实践,通过解决问题时的表现来考查。所以,问题和任务是素养立意试题命题的主体部分。课标关于命题要求中指出:根据语文实践活动的不同类型,问题和任务设计可以侧重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中的某一方面,也可以设置综合型题目,让学生在复杂情境中充分展示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素养立意的任务设计所涉及的考查点一定是有踪可循,具有高度整合性的。

(一)任务设计,当匹配教材语文要素 在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练习中,“付之行动”这个子任务,让学生从三本书中选择一本推荐给大家,并说明推荐理由(如图5),这项任务看似属于表达与交流类问题和任务,实则融合了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是一项综合型任务。这项任务中涵盖了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阅读民间故事,第八单元的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和习作《推荐一本书》。同时匹配了第三单元和第八单元相应的语文要素: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
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等。

(图5)
这样的任务设计,需要学生立足已有的阅读积累和经验,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在筛选比较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观点。由此可见,以任务为导向,让学生通过解决“向同学推荐书并说明理由”的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等语言实践的整合。

新课标中指出:纸笔测试要注意与日常教学的融合,增强测评题目的科学性、多样性,发挥阶段性评价的诊断、调节功能,避免消极影响和干扰日常教学。所以,值得注意的是任务设计并不是凭空而来,而应与教材语文要素相匹配。

(二)任务设计,应联结生活实际问题 课标中指出:我们在命题时,要在命题材料和社会生活实际中找到结合点,引导学生围绕话题或现象,深入思考探究,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展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五年级下册的题目命制中,实用性文本阅读,我们通过选材重组,创编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如图6)。2022年冬奥会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热点题材,从开幕式到会徽设计,以及带有中国符号的各处场馆、各种物件,可以说中国文化的国际化无处不在。“中国范儿”这个词冲上热搜,“中国范儿”到底是什么样呢?针对这篇非连续性文本,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项任务:有人说,北京冬奥会充满“中国范儿”,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不少于2点)。“中国范儿”在材料中有多处体现,需要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等语言实践活动去整合;
“中国范儿”是文化自信的体现,需要通过综合分析后进行表达。该任务的设计巧妙地联结了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

(图6)
增加开放性试题, 避免导向应试模式 传统的考试评价是知识取向,追求知识的确定性和准确度,强调答案的唯一性,这显然与现实是脱节的。2022年版课标在“命题要求”中明确指出“试题形式力求创新,鼓励增加开放性试题比例”“要健全主观性、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标准”。

(一)开放性命题,提供多样化选择 在2021学年南湖区五年级绿色评价中,关于习作命题设制,如图7所示。该习作命题以学校广播站“家乡美食”栏目组向五年级同学发出“我最喜爱的美食”征集令为支架,设制了两个任务。任务一:我想给栏目组写封推荐信;
任务二:我想说说美食里的故事。两个任务从写信和记事两个角度命题,前者重在推荐一种美食,更体现交际功能;
后者叙写关于一个故事,符合一般习作的要求。两个任务为学生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形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擅长和生活经验进行选择。这样的命题具有开放性,避免应试,防止套作。

(图7)
同样,五年级上册期末阅读命题,在现代文阅读中,我们选取孙友田的《月光启蒙》一文,编制了五个练习任务。其中第一题(如图8),“我印象最深的场景是___________,从中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部分内容的命制为学生提供了比较开放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生活体验和对短文的理解选择印象深的场景,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显然,这样的命题避免了答案的唯一,根据学生作答的过程与结果,可以测评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图8)
(二)开放性命题,实行分层评价 开放性命题,往往主观性比较强,答案不唯一,所以在设置评价标准时,应根据思维的不同水平实行分层评价。测试的评分标准具有开放性。还是以现代文阅读《月光启蒙》为例,第5题命制了这样的题目:短文为什么以“月光启蒙”为题?结合内容至少写出两点理由。显然,这是一个开放性命题,学生可以根据学过思考路径,从文章的主旨、行文线索、表现手法等多个角度阐述。为此,我们也制定了如下评价参考意见:
这样的开放性题目,答案不统一、不唯一,评分标准可以分层设置,允许学生在书写正确、语句通顺的基础上,自圆其说,逻辑自洽。

综上所述,指向素养立意的命题,应具有情境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倡导以任务为导向,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在问题解决中充分展现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能力、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发展情况。立足新课程标准,追求命题新样态,让评价发挥引领教师教、促进学生学的作用,推动日常教育教学真正走进“素养时代”。

推荐访问:命题 立足 新课程标准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