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前患者血液传染指标调查结果分析

时间:2022-11-03 18:15:02 浏览量:

【摘 要】目的:对拟输血患者2078例在输血前进行乙肝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反应素等输血传染病因子进行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结果:输血前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9.7%;丙肝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5%;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1%;梅毒反应素阳性率为1.6%。结论:输血前检查能作为上述几种病原体流行的信号灯,为预防、诊断和治疗提示方向,也是鉴别是否因输血感染疾病的依据,减少输血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输血传染病因子;医疗纠纷;流行趋势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889-01

【Abstract】Objective:To detect the infective factors such as HBsAg,HCVAb,HIVAb and TPAb in 2078 patients before transfusion.Method:All the infective factors detected by ELISA method.Results:Among all 2078 patients detected before transfusion,the positive rate was 9.7%for HBsAg,0.5% for HCVAb,0.1% for HIVAb and 1.6% for TPAb.Conclusion:Detecting before transfusion acts as the signal lamp for pathogen prevail,which not only points out orientation for prevention,diagnosis and treatment,but also offers the proof to distinguish the infection coming from transfusion or not,and it is a major measure to release the medical trouble for transfusion.

【Key Words】Transfusion;Infective factor;Medical trouble;Prevail tendency

由于经血传播疾病所引起的医疗纠纷屡见不鲜,为了保证输血安全,卫生部在《输血技术规范》《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中明确规定:在输血前要对输血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反应素等检测。作为鉴别患者是否因输血导致感染性疾病的依据之一。为此我们对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2078 例输血患者在输血前的乙肝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拟输血患者 2 078例,在输血前对乙肝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检测。

1.2 仪器:酶标分析仪AUTODELFIA1235及洗板机。

1.3 试剂:上海新波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4 检测方法:乙肝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均采用酶联免疫法。操作及结果判断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酶联免疫法做出的艾滋病结果阳性者按法规要求送我市艾滋病确认试验室确认。

2 结果

在2078例检测对象中,共查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293例次;丙肝病毒抗体阳性35例次;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2例次;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42例次。

3 讨论

近年来艾滋病发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感染人群的蔓延有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发展的趋势[1],据资料记载联合国规划处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评估结果显示:目前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65万,平均每天新感染190多人。艾滋病的感染途径多,流行广。从我们调查结果看艾滋病检测阳性率由0.07%增高到0.1%,符合该病的流行规律,但也给输血纠纷带来一些隐患。

据专家估计,我国大约有1.2亿(卫生部2008年4月21日发布全国乙肝有关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有9300万)人长期携带乙肝病毒,现有慢性肝炎患者达2千万人。仅丙肝病毒感染者约3 800万人[2]。从4年结果看,乙肝阳性率比较平稳,这与普及乙肝疫苗接种,使用免疫球蛋白阻断母婴传播等预防措施有关。但只查表面抗原,不查乙肝全项,漏掉窗口期感染者几率较大。输血曾是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但是由于对献血者在献血前对丙肝病毒抗体的检测使输血传播丙肝病毒抗体的风险大大降低,特别是引进核酸检测后输血传播丙肝的风险已降至<1/100万;但随着吸毒人群的增多静脉注射毒品逐渐成为丙肝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性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是丙肝病毒传播的途径;职业暴露、纹身、穿耳、皮肤划痕等也是丙肝病毒传播的潜在途径;约有10%感染者无明确感染来源[5]。

梅毒主要有3种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垂直传播。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在部分地区已排在8种性病中的第1位,成为仅次于艾滋病的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性病[3]。据资料记载:住院患者梅毒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潜伏期梅毒尤为明显[4],从我院的检查结果看符合以上规律。这也说明将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纳入输血前检验项目是非常重要的。

输血是抢救生命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一项涉及多个环节且充满风险的治疗手段。随着人们法制意识的增强,由输血感染而引起的医疗纠纷也日益增多,而经由血液传染的乙肝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传播途径多,患者是否是由输血传染的鉴别,是输血前对这些传染病因子检查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福杰.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学药物治疗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

[2] 肖 玉,李春华,周柏发,等.输血前检查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艾滋抗体、梅毒的临床意义[J].北京医学,2005,26(2):109.

[3] 李聚临.梅毒与输血安全[J].广西医学,2006,28(12):1939.

[4] 祖英秋,刘汉景,田亚平,等.梅毒抗体检测试剂的临床应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8,10(2):57.

[5] 付勇水.丙肝病毒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11):873.

推荐访问:输血 调查结果 传染 患者 血液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