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资源的分布与消费

时间:2022-10-30 11:10:03 浏览量:

自去年年底以来,国际石油价格一直呈波动上扬趋势。2004年8月,油价屡创新高。9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终盘升至每桶44.80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这一纪录很快被刷新。1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9月份期货价格收盘时达到每桶46.75美元,盘中曾一度逼近47美元。

石油价格高企引发人们对经济增长的忧虑。据美国媒体报道,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中的1/3认为,倘若原油价格突破每桶50美元,则将严重威胁经济复苏,并可能使经济重新陷入衰退。近1/3的经济学家认为对经济复苏构成威胁的原油价格的临界价位是每桶60美元。

事实上,由于石油价格飞涨,美国6月份贸易逆差创历史新高。8月中旬,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报告称:6月份美国商品及服务的国际贸易逆差从5月份修正后的468.8亿美元上升至558.2亿美元。逆差远远高于华尔街分析师们此前的预期。之前,经济学家曾预计美国6月份贸易逆差将达到475亿美元。

对于国际市场油价屡创新高,欧佩克主席普尔诺莫·尤斯吉安托罗认为,这并非由市场供应短缺引起。尤斯吉安托罗说,欧佩克目前日产量为3000万桶,还有200万桶左右的剩余产能。他表示,市场对石油供应中断的担忧情绪导致每桶至少15美元的溢价,随着委内瑞拉、伊拉克局势恢复正常,俄罗斯尤科斯问题得到解决,2005年世界石油价格可望恢复到每桶30美元的水平。

去年3月以来,欧佩克和墨西哥等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并实施限产保价协议,同时受亚洲经济复苏对石油需求增加的影响,世界石油价格猛涨到每桶40多美元,这是海湾战争结束以来首次上涨到如此程度。

石油价格的急剧上涨已经成为二战后美国多次经济衰退的主要因素,至于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5月3日国际能源机构发出警告说,油价一年升10美元/桶,亚洲(不含日本)的GDP就要下降0.8%。

对现今世界经济而言,石油价格是重要影响因素。无论从数量或是价值上,石油都是最大的国际贸易商品。此外,与能源相关的商品和服务受能源价格影响较大。尽管不能完全替代天然气、煤炭和电力,石油在某种程度上也与这些燃料价格相关。由于这些原因,石油价格的震荡对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都会产生广泛的影响。

真实的案例不胜枚举。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石油出口国印度尼西亚货币贬值75%以上,加上国际油价低迷,该国外汇收入大减。在双重打击下,苏哈托总统解除了燃油和电费补贴,致使国内燃油价格猛涨71%,电费猛涨60%。这一决策遭到失业者和赤贫阶层的强烈反对,引爆震动全国的骚乱,执政32年之久的苏哈托最终被迫辞职。

当石油供应过剩和价格过低时,会产生不同的政治经济后果。石油价格急剧下跌,将有利于石油进口国,损害净石油出口国的利益。对石油净进口国来说,石油价格降低的效果类似于减税,增加了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这经常导致宽松的货币政策,低利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由此,经济通常会迎来强劲增长。但对石油出口国而言,则是一场灾难。1998年,当每桶原油价格跌破10美元时,俄罗斯因石油收入锐减而陷入了债务危机;石油富国文莱国王被迫让位。

石油资源分布的资本格局

由于石油资源的重要性,在争夺石油资源和控制石油市场的博弈中,产油国和石油消费国总要尽量维持使自己获取利益最大化的供需格局。

据英国石油公司(BP)最近发表一份报告,称截止到2003年底,全球石油储量为11477亿桶,仅够用40年。同时,石油在全世界的分布极不平衡。整个近东地区拥有全球63.3%的石油储量,欧洲和中亚的石油储量占9.2%(仅俄罗斯就占6%,拥有691亿桶石油储量)。此外,非洲地区石油储量占全球8.9%,拉丁美洲和中美洲占8.9%,北美地区占5.5%,东南亚和大洋州占4.2%。

产油国中,仅三大产油国储量就占世界总量的近50%。沙特阿拉伯拥有2627亿桶石油储量,占全球的22.9%,位居第一。伊朗的石油储量为1307亿桶,占11.4%,位居第二。接下来是伊拉克,拥有石油储量1150亿桶,占10%。

1960年,一些产油大国联合起来,组成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包括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尼日利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委内瑞拉等11个国家。2003年,石油产量超过200万/天的13个国家中,有6个是欧佩克成员国。欧佩克成立的宗旨,在于通过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价格波动,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的稳定,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并为石油消费国提供足够、长期的石油供应。不过1998年后,尽管伊拉克是欧佩克成员国,伊拉克的产品并不包括在欧佩克限额协议中。

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的调查认为,欧佩克组织的探明储量约占世界总量的2/3。不过欧佩克并不能控制国际石油市场,因其成员国的石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只占世界石油、天然气总产量的40%和14%。但是,欧佩克成员国出口的石油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50%以上,因此当其决定减少或增加石油产量时,对国际石油市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非欧佩克国家份额稳定增长

过去的三十年中,非欧佩克国家俄罗斯、挪威、墨西哥等石油供给大大增加,在蚕食欧佩克市场份额中起到重要作用。非欧佩克石油供应的增长导致欧佩克市场份额一直低于1973年52%的历史高点。2003年欧佩克成员国的产量只占世界总产量的38%。

1970年代早期,北美支配着非欧佩克国家的产油;1980年代,北海地区和墨西哥发展成重要的产油地;1990年代,新的产油国大多来自拉丁美洲、西非、中东地区的非欧佩克国家以及中国。非欧佩克国家的已探明储量稳定增长。1980年代晚期及1990年代早期,有预测悲观地认为,从长远来看,资源的局限性将使得非欧佩克国家的产量陷于停滞状态或者减少。事实上,尽管有几个时期石油价格相对较低,但是从1993年以来,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逐年增长,从1993到2001年每天增加580多万桶。同时,随着新探测和生产技术的出现,石油行业成本的降低,以及产油国政府以优惠条件吸引外资、鼓励探测和发展的种种努力,非欧佩克国家有望恢复生产能力。

非洲特别是几内亚湾地区存在巨大的石油资源潜力。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非洲石油投资不断增加,非洲成为世界能源市场上的又一个竞争高地。

作为世界八大产油区之一的非洲,近年来由于深海勘探技术的运用和几内亚湾地区新油田的发现,探明的石油储量不断增加,引起世界广泛关注。

非洲石油储量从1997年的92亿吨上升到2000年的102.59亿吨,2002年的104.59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7.4%。2001年新发现的80亿桶石油中有70亿桶在几内亚湾。以苏丹为例,2004年1月,苏丹的原油探明储量估计达到5.63亿桶,2001年的储量还仅是2.63亿桶。与此同时,非洲石油产量、出口量较前10年也有了大幅度上升。到2001年底非洲日均原油产量已达870万桶,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1%。

非洲20个产油国中,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和安哥拉5个国家的产量占非洲总产量的85%。其中,安哥拉的产油量仅次于欧佩克成员国尼日利亚。1980年以来,安哥拉的石油产量增长了6倍。2003年,安哥拉石油平均产量是92.3万桶/天,到2008年产量预计将是现在的两倍。出口也增长迅速,2003年安哥拉对美国出口原油达到35万桶/天,占美国进口总量的4%—5%。由于开采成本较低、接近欧洲市场、基础设施完善等因素,非洲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产油地。近年来,安哥拉、埃及等国家相继调整了石油政策,国有石油公司的垄断地位正在被打破,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技术,非洲石油市场空前扩大。2004年6月,苏丹产量由去年的27万桶/天提高到34.5万桶。赤道几内亚、乍得等也跻身于非洲产油国之列。

在未来5年内,国际市场上新的非波斯湾出产的石油有1/4来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美国石油金融公司预计,安哥拉的日产量预计会翻一番,接近200万桶。2004年通往喀麦隆的耗资37亿美元的输油管道建成后,乍得的石油产量将达到22.5万桶。3年之内,赤道几内亚的日产量预计将增加近1倍,达到35万桶。

从更长远来看,未来20年,非洲石油产量可能增至日产石油1100万桶,比现在增加40%。这些数字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打破世界石油分布的格局,但随着几内亚湾新油田的继续发现,非洲在世界能源市场的地位有所提高,世界石油航线将有所改变,对非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影响重大。

目前,美国从撒哈拉以南非洲进口的石油占美国总进口量的16%,相当于从沙特阿拉伯进口的石油数量。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预测,到2015年,美国从非洲进口的石油占其石油进口总量的25%,超过从海湾国家进口的总和。

东北亚石油需求激增

一直以来,世界能源消耗大的国家绝大多数是净石油进口国。在世界消费总量中,北美占30.2%(仅美国就占27%),欧洲占27%,亚太地区(不包括中国)占22%,而非洲仅占3.3%,南美占6.3%,中东为6%。2003年世界前十大能源消耗国中,只有俄罗斯和加拿大是净石油出口国。

国际能源组织预测,未来世界能源需求的主要增长将基本产生在经济增势明显的亚太地区,尤其是亚洲地区。亚洲很可能将取代北美成为世界石油消费市场的中心。21世纪前30年,世界经济发展热点在东北亚环日本海地区,该地区对能源的需求增长将最快,可达8~10%。随着中国的崛起,预计中国在2010年前原油消费量将以年均4.5%的速度递增,2010年将达到3亿吨,需进口原油1.2亿吨;2020年原油消费量将增加为3.84亿吨,需进口原油1.82亿吨,进口依赖率将高达50%以上。

近十几年来,东北亚地区的能源需求总量在世界能源需求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目前,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不包括俄罗斯)的能源需求占世界能源需求总量的比重已近1/5。其中,日本、中国大陆和韩国的能源需求占东北亚地区能源需求总量的98%以上。

在东北亚地区,中国的石油消费去年第一次超过日本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日本居第三位,韩国也是世界石油消费大国。这三国中,日本是传统能源进口大户,目前仅在日本海沿岸拥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油田,产量仅占全国石油供给量的0.2%,其他则全部依赖进口。日本的石油进口不仅居东北亚地区第一位,也是亚洲地区进口石油最多的国家。韩国的石油则完全依赖进口。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也已达32%。

韩国、中国既是东北亚地区石油进口的第二、第三位,也是整个亚洲地区进口石油的第二、第三位;韩国还是整个世界的第四大石油进口国。日、中、韩三国也是世界石油加工大国,日本、中国、韩国的石油一次加工能力目前分别居世界第三、四、五位,合计能力约占世界总能力的15%以上。另外,朝鲜虽有煤炭,但迄今未发现石油,所需石油也全靠进口。蒙古虽有油矿,但由于开采能力有限,也基本依赖进口。

从石油进口地区来看,日本石油进口基本全部来自中东地区。日本日平均石油进口量在430万桶以上,其中来自阿联酋的约占24%,沙特占23%,伊朗13%,卡塔尔10%,科威特7%,阿曼6%,其他17%。韩国的日原油进口量也在300万桶以上,石油进口有70%以上来自中东地区,石油进口在韩国进口总量中占到13%以上,且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约5%。虽然俄罗斯远东地区有丰富的石油,但迄今为止,由于开采困难等原因,俄远东地区对中、日、韩三国的能源出口仍非常有限。目前,日本每天从俄进口的石油仅约6000桶。

美国著名能源问题专家卡尔德认为“一方面,能源可能造成大国对抗从而加剧地区紧张;另一方面,通过重要的新形式的合作,各国之间的矛盾可得到化解。积极推进能源合作,将对整个东北亚的稳定起建设性作用”。

石油资源的分布地区与消费地区存在巨大差异。为加强对石油资源的占有,石油资源出口国主要是通过国有化由国家不同程度地控股,并形成石油国家之间的合作组织来维护自身利益。而发达国家主要通过资金与技术投入对资源国资源取得不同形式的占有,常常用经济、政治乃至军事的渗入相结合以掌握自身油气消费的来源。

在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中国南海等地区,竞争已经加剧。中东—北非是世界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由于各国经济对石油依赖程度不断加大,该地区纷争不断。中亚—俄罗斯作为新开放的石油市场,资源潜力大,地理位置优越,介于欧、亚两大消费区之间,中国、日本等国已经在某些项目如安大线上有过交锋。中国南海油气资源丰富,且是中东石油东运的咽喉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显然,石油分布与消费地区的不平衡,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剧各国对油气资源的争夺。

推荐访问:分布 石油资源 消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