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历史教育观

时间:2022-10-29 17:00:04 浏览量:

[摘 要]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其教科书中,历史教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历史教育应树立注重与其他教育的有机融合、凸显历史教育的体验价值、选择多样化的历史教育视角、倡导历史与儿童的对话等历史教育观。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历史教育 历史教育观

小学3~6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涵盖了历史、地理、经济、伦理、文化、民族、民俗、政治、法律等诸多领域,历史教育在其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是昨天的延续。《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理当在教学中把握历史内容的精髓,致力于培养小学生尊重历史、古为今用的意识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起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并学会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2]在内容标准部分的六个学习板块中,“我是中国人”和“走近世界”两个板块相对集中地反映了历史教育内容,如: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五.3);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五.4);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五.5);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五.7);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六.2);体会和平的美好、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热爱和平(六.7)。此外,四、五、六三个板块还有不少内容涉及历史知识或历史学习视角,如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四.3);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五.1);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六.6)等等。[3]笔者统计,内容标准共56个条目中直接反映历史内容的有6条,涉及历史知识或历史学习视角的多达17条,合计有23条之多,占了所有条目的41%。这个比例远远高于品德与社会课程涉及到的其他诸学科。

历史教育内容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呈现具有如下特点:与历史有关的学习内容主要集中在五、六两个板块,而课程标准规定祖国、世界两部分的内容侧重在5~6年级学习,学习内容相对集中于高年段,这与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是相适应的;内容标准表述相对浓缩,给教科书编写者和教学留有较大空间;强调感受和体会,注重在“点”上放大、“线”上串通、“面”上周到,但不要求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强调借助历史知识加深对当今社会生活的认识。[4] 依据课程标准,各家版本的品德与社会教科书都编入了历史教育内容,其中直接反映历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五、六、七、八册的部分单元,涉及历史或切入历史视角的内容则几乎涵盖了各册,总比例也远高于其他学科。 纵观各家版本的《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其历史教育内容表现出英雄所见略同:首先,教材对历史内容的组织和取舍是以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取向、从历史同现代社会生活的联系和历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启迪角度来取材并进行叙述的,而不完全拘泥于历史学科本身的系统性和顺序性。历史学习的重点也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历史知识,而是从儿童的生活现实和生活需要出发,强调借助历史知识加深对当今社会生活的认识。其次,就教科书历史内容的呈现方式看,涉及历史的内容基本以“散点式”呈现,遵循的是“不求知识的系统与全面,只求其与生活的连结” [5]的原则;而直接反映历史的内容主要以中国史为主,古代史侧重展现人类文明遗产,近代史侧重介绍中国近代遭受的屈辱和中华民族的抗争,现代史则着力表现新中国的建设成就。第三,教科书提供了许多直观生动的历史图片、数据和感性材料,对一些重要历史事件还有大量的细节刻画和场景深描,往往能够引发学生深刻的思考。教科书还链接了许多现实事件,努力拉近历史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接。这些与课程标准的要求都是基本一致的。

历史内容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品德与社会课上的历史教育问题。诚然,品德与社会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对儿童的历史教育要放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6]这一课程总目标之下进行。因此,品德与社会课上的历史教育与初中历史(或历史与社会)、高中历史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笔者以为,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应突出做好如下工作:

1.注重与其他教育的有机融合。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包含了多种学科知识,它综合了历史、地理、经济、伦理、文化、民族、民俗、政治、法律等诸多领域的内容。但这些领域内容的选择不是按各学科的逻辑,而是按照“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来进行的。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任何一个领域的学习都不能是孤立的,而应当注重使学生形成对社会生活的整体认识,立足于把握和解决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建构起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在这样一个综合课程的大框架之下,历史教育也罢,其他教育也罢,都必须抛开自身的学科体系,共同围绕“儿童的社会生活”这一主线展开。而儿童的社会生活是无法按学科分为“历史”的、“地理”的、“公民”的、“道德”的,因为道德的生活总是寓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历史教育必须要致力于与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的有机融合,才能充分彰显历史教育的独特意义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综合价值。

2.追求历史教育的体验价值。有学者认为,从本质上讲,历史本来就不是一个科学学科,它既不以传递知识为目的,也不以讲授事实为能事,它培养一种精神品质——关系到学生对现实世界的看法。因此基础教育中的历史教育本不该苛求知识的“完整性”、内容的“丰富性”、思想的“深刻性”,以及理解的“科学性”。[7]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部分,明确指出历史教育要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爱戴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而对于具体的历史知识,仅仅要求学生“知道”、“初步知道”、“初步了解”等。很明显,历史知识学习不是品德与社会课程视野中的问题,我们更不应将学习、掌握了多少历史知识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而应注重学生对历史的感受和体会,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强调借助历史知识加深、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经验和情感,加深对当今社会生活的认识。

3.多样化的历史教育视角。首先,在学习材料的选择上,各家版本的品德与社会教科书都充实了大量的实景、实物照片、历史图片、图画以及其他历史事实材料,用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和解决问题。课堂上教师应根据需要从不同角度切入。其次,历史教育要注重过程性与学生的参与性。比如选择学生熟悉的乡土材料,将历史拉近学生身边;或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和音容笑貌;或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历史场景之中,站在历史人的立场上去分析和思考问题,表达内心的感受,做出自己的抉择或解决面临的问题。第三,历史学习内容要多样化。除了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以及名人的历史之外,还应有针对性地选择家乡(社区)的历史,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史,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民风民俗史等内容,要努力向学生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类生活史,以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获得多种历史感受。

4.倡导历史与儿童的对话。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回归生活”。然而历史似乎总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在儿童的眼里,历史遥远又陌生,缺乏生活味道。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的历史教育应能够拉近历史与儿童生活的距离,通过历史与儿童的“同构”使历史“人化”,让“历史人”以鲜活的面容站在同样鲜活的儿童面前,与儿童展开对话。通过对话让儿童寻找“历史人”的心灵踪迹,感受他们的真实叙事,体会他们的痛苦与快乐,理解他们的艰苦与辛劳,认同他们的追求与希望;通过对话让儿童体会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生命涌动、热血沸腾和心灵颤动;通过对话引导儿童走进历史,让儿童的生命在与“历史人”的不断融合中获得更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儿童觉得历史是可以触摸得到的,历史就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通过对话使历史与现实对接,与未来联系,为儿童搭设进入历史而又能回归现实的跳板,引导儿童以史为鉴,发奋图强,并能使儿童站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回顾历史、审视现在,展望未来,使历史学习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生命意义。

参考文献:

[1][2][3][6]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6,7-16,5.

[4]赵亚夫.社会科课程体系中的历史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8,28(8).

[5]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44.

[7]赵亚夫.我对《历史课程标准》的再思考[J].历史教学,2008,(21).

推荐访问:品德 课程 小学 社会 历史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