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实践教学,提升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

时间:2022-10-29 10:15:02 浏览量:

[摘要]加强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技能,对于改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现状,提出提升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竞争力的途径和实践教学方法。

[关键词]工商管理 实践教学 就业

一、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现状

1.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缺乏核心竞争力,就业没有固定岗位。

作为一级学科的工商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涉及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二级学科专业的核心知识,其核心课程通常也是其二级学科专业的核心课,因此,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中,通常出现“工商管理无专业课”的说法,同时,这种宽的知识面也必然导致学生的知识不够深入,对每个方向的知识只是了解。同时,随着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企业管理工作的分工更加明确,在过去,企业通常设有综合性的企业管理部门,而目前大多数企业不再设有企业管理部门,而分解为质量部、销售部、生产部、人力资源部和财务部。企业管理实践的这种变化,使得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最终要落实到企业管理的某个职能部门中,因此没有特色的课程和能力培养导致工商管理毕业生缺乏核心竞争力,“就业没有固定岗位”。

2.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达不到工作岗位的要求。

现在的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基层管理人才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包括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专业在内。然而,让人遗憾的是,面对如此巨大的岗位需求很多毕业生居然只能“望洋兴叹”。究其原因,工商管理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达不到工作岗位的要求。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其本身定位来说,是从事工商企业基层管理的高技能管理人才。然而在当前的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实践重“量”不重“质”、教学内容和手段更新慢、高素质师资匮乏等诸多问题,这些都与当前人才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甚至错位。

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首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实践教学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联系理论教学与工作实际的桥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基层企业管理人才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高职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目标中不仅要体现现代社会和技术对课程知识结构的要求,反映专业方向的学术前沿内容,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科学思维方法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能力,而当前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着重书本轻实际、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问题。因此,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心理素养,较深的经济理论基础,扎实的业务素质,掌握管理技术,具有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实验创新能力,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管理技术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就必须转换观念、合理定位,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特别要加强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其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专业自身特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专业发展的现实要求。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不同于工商管理硕士教育面向企业招收有实践经验、实际工作经历的学员,其生源缺乏实践经验,这就对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提出了重视提高实践能力的客观要求。实践能力是学生在大学阶段需要重点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另外,许多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主观上有在专业上进一步发展提高的现实要求,而实践能力也往往成为制约学生日后在管理岗位上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迫切需求。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就业市场众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对于学生实践能力提出了非常迫切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企业角度出发,在招聘时对学生明确表示了对实践经验、实践能力的需求,这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和完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高校要想培养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工商管理类人才,首先得明白当前社会需要什么类型的工商管理人才。目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使得以管理为主要职能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工作中不仅要独当一面,同时必须学会协作和协调管理,不仅要有理论知识,同时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如何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和提高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必须首先从教育指导思想上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构建和不断完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高职院校在合理安排工商管理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市场需要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力度,构建和完善由专业课程、专业实习、课余实践等一系列环节组成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2.以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是提高工商管理类专业就业竞争力的基础。工商管理专业应根据培养目标,以及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一是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同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学生的整体素质一致;二是要优化课程结构,如: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比例要合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同样要有一个合理的比例;三是要控制课程门数和总学时数。工商管理专业在教学中要注重管理学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基本知识的学习,注重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和积累,注重分析解决管理问题的专业能力的培养。要强化管理最重要的两种基本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要加强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职业意向和自身特点,从根本上提高专业素质。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实际需求,面向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计划,改进教学内容,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全人教育、个性教育和自主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地发展。提高工商管理类学生专业技能和素养水平,增强学生在具体工作岗位上独当一面的独立工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以综合运用和选择教学方法为手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教学方法是达成教育目标的途径和方式的总称,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传统教学方法,单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灌输式的讲授,形式单一、死板,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个性塑造及创新能力培养,与创新教育格格不入。管理理论基于管理实践才能发展,将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也才有意义。因此,工商管理专业的教育必须解决专业知识的教学与实际操作脱钩的矛盾,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方法的创新显得十分重要。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一方面需要加强和改进有关实践内容的教学,一方面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考核,积极探索符合本专业特点、学生特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专业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目前,在工商管理教育中,国内外教学方法的创新可谓层出不穷,多种多样的创新途径带来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1)基于工商管理实践的教学方法创新。如,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企业家讲座、管理咨询项目、管理实习。

(2)基于社会心理学及多学科综合的教学方法创新。如,团队学习、拓展训练、管理游戏。

(3)基于IT技术的教学方法创新。如,计算机模拟教学、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通过全方位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管理的实用性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岗位的适应能力。

4.以增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适应社会能力为目标,加强专业实习与实践。

实践教学的重点在于基于真实企业的特定情况,通过专业实习可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一走出校门就能快速胜任工作,学校可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在专业实习过程中,聘请企业人士或相关专家担任指导老师,让学生亲身体验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了解企业管理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运作方式,发掘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与问题,鼓励学生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实习、企业诊断,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管理实战教学模式的运作中,除了学校与真实企业合作,以提供学生实践机会之外,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竞技比赛,如企业管理挑战赛、电子商务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方式执行。鼓励学生直接进入市场,可以是兼职,寒暑假短期打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鼓励学生做市场调研,以研究的态度学习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学习更具主动性,也更科学,更能提高学习的时效性。总之,通过这种实战参与和演练,使学生深入市场调研,系统运用所学知识,为合作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这可能是让学生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的安排以及具体教学环节的实施方面迫切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学生特点及院校特点,贴近社会需求,拓展专业深度,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谢向英.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探索[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1.

[2]蒋天颖,程聪.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现状与对策建议[J].现代经济,2008,7(10).

[3]赵绚丽,刘伟年.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探讨[J].职大学报,2008.1.

推荐访问:工商管理 竞争力 提升 实践 就业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