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假设的内容、作用与应用

时间:2022-10-22 20:45:03 浏览量:

《经济学》是财经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基础课程,在专业的教与学中占有非常重要之地位。由于理论抽象、逻辑性强、数学化等特点,导致学生不能全面、正确理解经济学理论。通过分析经济学假设的内容、作用以及应用案例,试图找到一种学习、理解、掌握、运用经济学理论的有效方法。

经济学假设内容作用

一、引言

《西方经济学》也就是《经济学》,它是分析人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的社会科学。其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不具有地域和国家属性。因此,也不存在所谓“西方经济学”与“东方经济学”或“美国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概念。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西方经济学》就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政策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其相适应,在高校尤其是财经类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也逐步取代了先前开设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成为高校财经类各个专业必修的理论基础课。

由于《西方经济学》课程具有理论的抽象性、推导过程的逻辑性、分析方法的实证化、分析工具数学化等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畏难情绪,甚至学习了一学期对理论还是一知半解。因此,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人结合长期教与学《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经验,认为假设对学生学习、理解、掌握和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认识经济现象、分析经济问题、掌握经济理论规律的一种方法、思维和钥匙。

二、经济学假设的内容

假设是指经济理论规律成立的约束条件,因为任何理论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的。经济学理论假设包括基本假设和具体假设,西方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基本假设和具体假设条件之上的结论。

(一)基本假设

基本假设是指在推导、证明经济学理论时,无需说明、不需要写出来的条件,视为已经存在的、无须证明的、大家公认的基本公理,也称为暗含(隐性)假设条件。基本假设包括经济人假设、厂商假设、信息充分性假设、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假设等。

1.经济人或理性人假设

经济学理论中假设每个人都是利己的,力图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追求收益最大化。而且这种利己性是不用人教的,它是动物的本性,也是人的本能。1976年,生物学家道金斯发表了《自私的基因》,人的自私自利是动物与生俱来、是遗传的、不可更改。我国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讲“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也是一个明证。人的利己性已成为分析人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等经济理论的基石。

经济学中的每个人不仅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而且还知道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的方法和手段。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所讲的“目标明确、手段明确”。这里所讲的手段明确是指个人在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目标时,会作决策、会作选择、会作权衡取舍。也如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所讲的,“人的任何行为都是经过选择的,究竟是否明智、是否理性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假设人会作选择。究竟在事实上人的任何行为是否因选择而起,拟或是漫无目的、盲目而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经济学理论一贯遵守这个假设或公理”。

经济学对经济人或者理性人的假设是符合社会现实的,因为它能较好的解释个人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当然,现实生活中的人还具有社会性,即社会人;如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感论》中所讲,“人的社会性是指人们关心他人的感情和行为,有和他人产生共鸣的愿望”。它表现为个人具有正义感、同情心;也正是这种个人的性质构筑了正义的法律的基石,并形成社会秩序。具有社会性质的个人会在内心公正旁观者(正义、良心)认可的范围去行动,力求自己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即也就是说,经济学中人的利己性不是损人利己、更不是损人不利己,只是在合法、正义的前提下努力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经济人假设与其《道德情感论》中人的同情心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只是经济学理论主要分析人的经济行为、经济动机,而不研究个人社会性的其他动机。

2.厂商假设

经济学理论中假设每个企业为“黑匣子”,即把每个厂商视为一个整体,分析其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而不打开企业厂商的内部结构。当然,现实生活中企业具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如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股份制企业;每个企业的内部结构也是各异的,如企业组织结构、财务结构等等。经济学理论研究不涉及此问题,只分析厂商作为整体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规律。

经济学理论假设每个厂商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目标,而且是其天生的第一目标。如果企业长期亏损就必须破产倒闭、退出市场。当然,企业还有社会责任、捐赠行为等其他目标,但这些目标必须排在盈利最大化目标之后,这由企业的本质所决定。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当中(包括我国),国有企业不是把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经营目标,而是选择了亏损,继续经营。因为它不是经济学理论中定义的、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它是政府的附属机构,是政府职能权力的延伸,故不符合此假设。随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型,企业逐步商业化,其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也越来越符合利润最大化目标假设。因此,厂商盈利最大化假设也能较好的解释经济现实现象,假设也是合理的。

3.市场信息充分性假设

经济学理论中假设信息是充分的或者说完全的,即市场买卖双方对所交易的商品拥有充分的信息。由于供求双方对经济交易拥有相同的信息,买卖双方交易所形成的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西方经济学的大部分市场和理论规律都是在信息充分假设条件下(即完全竞争市场模型)推导出来的。

现实生活中,信息是不充分和不对称的,总是存在着一方拥有信息较多,而另一方拥有信息较少的现象,即市场是垄断的。如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信贷市场和保险市场等都是信息不对称市场。由于现实经济中大部分都是垄断市场,因而就出现拥有信息较多一方坑害拥有信息较少另一方的欺诈行为。

4.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假设

经济学理论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前提条件下推导出来的,它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提出质疑,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是合理的、也是在世界上最好的制度安排。

资本主义制度尤其是市场经济制度在发展生产力、生产物质财富方面毫无疑问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历史已证明市场经济制度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市场经济理论的自由放任思想也有其缺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和1997年、2008年金融、经济危机就是经济自由放任具体体现和弊端。

(二)具体假设

具体假设是指在推导经济学理论规律时,需要说明的、写出来的条件,也称为显性条件。由于经济理论规律不同,其具体假设条也各不相同。

三、经济学假设的作用

(一)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的需要

任何辩论必然有一个起点,科学也不例外。假若我们在起点有争议,科学就难以成事了。所以在科学的发展中,参与的人要遵守一个大家不言自明的规则:凡指明的基本假设或公理,大家都不在这个基础上争论。不是说每个人要衷心同意这些基本假设,重要的是同意不在起点上有争议。经济学要成为一门科学当然离不开假设条件,就像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那样,有严格的假设条件、严密的逻辑推导过程和结论。也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昆指出:“科学思考的艺术——无论在物理学、生物学,还是经济学中——就是决定做出什么假设。至于假设正确与否,我们先不争论,而是要看以假设为起点逻辑推导出的经济理论能否解释现实,若能解释经济现象说明假设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设是错误的或者是不存在的。

当然,经济学是否为一门科学,目前还有争议。但是,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经济学家们(如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和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努力抛开价值判断,经济学研究采用数学实证化方法。促使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结论向科学的特征去靠拢,尽量满足科学的定义。所以经济学要成为一门课科学当然需离不开假设条件。

(二)简化问题分析的需要

世界很复杂,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现象远比自然现象的研究还要复杂的多,因为人参与其中。同时考虑众多影响因素,很难抓住问题的本质,逻辑推导出经济问题的理论规律。因此,分析经济问题的科学方法是抓主要矛盾和主要变量,通过假设其他变量不变或者忽略不计(当然,这里忽略的变量不是不变、也不是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只是影响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来简化对复杂经济问题的分析,这样就很容易演绎推导出经济理论规律等结论。

实际上,现实经济问题不但是复杂的,而且很多变量同时发生作用影响。假设次要变量不变或忽略不计,是否符合现实,能否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在运用已推导出的经济理论规律时,我们只须放松假设条件,逐步还原假设条件,让起更接近经济现实,这丝毫不影响经济理论规律的正确性和其对经济现象、经济问题之解释。

四、经济学假设的应用

(三)结论

需求理论:一般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市场需求成反方向变化。价格提高,市场需求减少;价格降低,市场需求增加。(需求理论规律是建立在基本假设和具体假设条件之上推导出的结论)

(四)启示

1.什么样的假设条件,就推导出什么样的结论。假设条件不同,推导结论自然不同,推导过程、方法都是相同的、简单的。所以,研究问题的关键是作出什么样的假设条件(当然要能较好解释现实)。我们学习经济理论、研究经济问题、写文章等都是这样。

2.运用经济理论规律结论时,要注意理论成立的假设条件。任何经济理论结论都是有约束条件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运用经济学理论时不能生搬硬套,要看假设条件是否具备。如果假设条件不具备,理论应用可能是无效的,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基础(第二版).三联书店,2003.

[2][日]堂目卓生.解读亚当·斯密之《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求真出版社,2012.

[3]张五常.科学说需求.中信出版社,2006.

[4]梁小民.假设在经济学中的作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茅于轼.微观经济学十讲.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7]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出版,1997.

[9][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出版,1997.

推荐访问:假设 经济学 作用 内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