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探讨

时间:2022-10-20 19:25:02 浏览量:

摘 要:小学阶段对于学生的塑造和发展十分关键,甚至会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深刻的影响。一个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这一切的基础是良好的思想品德。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能够让学生形成优秀的品质,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小学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引起重视。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也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也关系到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和人格的构建,鉴于此,新课改提出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在教学中注入更多的生活元素,展现更多的生活气息,使教学活动更具活力,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热情,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借此,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展开分析探讨。

一、小学品德教育存在的不足

1.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我国大部分学校受到过去教育模式的影响,采用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和陈旧。大部分老师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育方式,老师不注意和学生的互动环节,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消化和理解情况适当的调整讲课进度,讲课氛围也是十分沉闷。小学生的特点是对一些比较新鲜的事物感兴趣,单枯燥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很低,甚至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肆意的扰乱课堂秩序,给教师的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而且,老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没有将思想道德教育和生活实际联合起来,小学生难以明确学习思想道德知识的真正意义,功利性较强,使得我国的思想教育教学价值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

2.教学评价不全面

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普遍存在教学评价片面、缺少综合性评价的现象。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一直采用传统教学评价方式,评价重点多集中于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将学习目标的实现视为重点,而忽略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阶段性的评价,违背以人为本的科学教学理论。这种相对简单粗暴的评价方式,教师无法准确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思想变化,学生兴趣与效果难以得到增强,导致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与效果难以保障。

3.现代小学生思想道德观念薄弱

现阶段,很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受到了家长的过分溺爱,而且很多家长为了防止自己的孩子受欺负,从小就教育孩子“在外边如果有同学欺负自己,就要以牙还牙,不能吃亏”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为人处世上比较骄纵,难以接受其他学生一丁点的批评,甚至会为了一点小事而大打出手,这和思想教育内容是严重相悖的。小学生习惯了家长的溺爱,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为人较为自私,不考虑他人的感受,缺乏爱心,缺少互帮互助意识,这都体现了小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薄弱,如果不对小学生的观念及时纠正,会出现思想教育工作难以展开的情况。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的策略

1.创新教学方式,丰富生活情境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正因为如此,要构建高效小学思想品德课堂,实现教学目标,就需要小学思想品德教师既关注知识的口传心授,又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创新,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实现小学思想品德理论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思考与学践,以真实的情感体验或场景体会增进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学得所感、学有所用。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教学引导者的作用,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入学生之间,以指导者与合作者的双重身份与学生交流、合作,共同打造生活化教学场景,并借助学生对真实环境的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并最终运用于实践之中。如《我的角色与责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画出关系图谱,引导学生以角色划分方式将日常生活中的关系以图谱进行展示,并帮助学生了解每个角色在关系网中的不同分工。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还要创新教学手段,关注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形态。

2.合理利用教材,变静态教学为生活教学

虽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练习实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完全脱离课本。教师要灵活的利用教材,在对于学生讲解时不能过于生搬硬套,需要根据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来适当的对教材加以创新和改进。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优秀的道德品质可能是课本中未提及的,因此教师不能只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之上,不断对其扩充和丰富。例如,可以给同学讲一些残疾人励志故事,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险阻,迎难而上的精神,并且这些精神可以很好的用在学习当中,遇到学习中的问题,学生及时可以调整心态,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十分重要。

3.改进评价方式,促进课程与生活统一

新课改背景下,以学习成绩为评价标准的评价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发展需求,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要积极调整评价观念,转变评价标准,关注学生日常学习表现及学习能力,以尊重学生的态度与学生交流沟通,并及时针对学生问题与班主任、家长进行交流。一方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针对问题及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助力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与此同时,评价语言上,以积极性的、赞美性的评价语言为主,使学生感觉被尊重与被需要,从而在生活中自觉融入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知识,实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的教育目标。

三、结语

总之,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从教学的角度展开积极探索,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优化调整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和手段,选择更为贴近生活的教学素材,使课程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想象,为其今后的人格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燕燕.试论如何让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J].考试周刊,2016,51:120.

[2]王玛宝.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的探讨[J].新课程(上),2016,08:153.

推荐访问:思想品德 生活化 回归 探讨 小学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